一、团队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之一,也是目前上海市唯一的未来技术学院。学院于2021年8月19日正式揭牌成立,旨在建立一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若干国际化前沿交叉学科教学和科研平台。未来显示中心是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新成立的交叉研究中心,将于2025年11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针对国家《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和《新产业领航工程》等战略规划中“未来显示”方面的重大需求,中心围绕未来显示产业致力于突破一系列关键瓶颈技术,例如Micro-LED巨量转移和全彩化显示,为显示产业提供“三高一低“方案,即高精度、高良率、高效率、低成本,面向高端显示、智能集成材料、柔性显示等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未来显示中心主任石峰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导师:张希院士),2008年起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2025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并创建未来显示中心。石老师团队长期从事超分子组装方面的研究,与国际同行背对背发现了宏观超分子组装的现象,独立阐释了其组装机理,形成了涵盖“宏观界面组装机制-精准组装策略-三维有序组装材料及应用”的特色研究体系,并基于所发展的精准超分子组装策略,发展了具有原创性的超分子流体自组装巨量转移方法。相关成果已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他引8000余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100余次。2019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8年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年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教育部首届青年长江学者。任科学出版社/Elsevier联合国际新刊Supramolecular Materials主编,Cell旗下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编委,《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副理事长。
二、招聘研究方向
我们致力于超分子自组装的研究,并将超分子科学的原理广泛应用于新型显示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新型智能材料、新型加工制造等前沿领域。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Micro-LED制备,巨量转移,检测修复,封装,TFT/MOSFEF电路设计;
2.OLED,QD显示技术;
3.半导体材料,光学刻蚀,集成电路;
4.高分子材料与自组装;
5.微纳米马达与微纳传感器件的设计与制备;
6.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
7.化学/材料类理论模拟。
三、招聘要求
1.学历背景:近期获得或即将获得化学、化工、材料、机械、人工智能、能源科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毕业不超过3年);
2.学术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本领域发表过SCI论文,有独立研究能力;
3.研究兴趣:对交叉学科研究有浓厚兴趣,愿意探索未来技术前沿;
4.综合素质:团队合作意识强,英语水平良好。
四、岗位待遇
1.薪资福利:基础年薪不低于30万元(具体面议,前期根据学术成果上浮,后期根据工作表现和研究情况额外发放绩效奖励);符合条件者可申请: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 档(年薪不低于52万元)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 档(年薪不低于38万元)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 档(年薪不低于32万元)
●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年薪不低于36万元)。
2.科研支持:中心配备充足的科研经费(实验耗材、学术会议、国际合作等),建设有宁德时代联合共建的洁净实验室和显示相关微纳加工、表界面、化学合成、机器人化学实验平台等,为申请人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3.职业发展:
●对于优秀的出站博士后将积极推荐,并协助其申请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岗位;
●上海交通大学具有一流的学术平台,支持并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4.其他福利:可协助申请上海交大配套的博士后公寓,子女可上交大幼儿园或附属小学;按照上海市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后管理政策办理有关进站落户事宜,博士后出站留上海工作,配偶及子女可随迁落户;享受节假日慰问、年度健康体检等福利待遇。其他福利按上海交大规定执行(https://postd.sjtu.edu.cn/index.htm)。
五、申请方式
请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发送至:qian.zhanggift@sjtu.edu.cn(张老师)并抄送至shif@sjtu.edu.cn(石老师),邮件主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博士毕业学校-专业“。申请材料包括:
1. 个人简历(基本情况、教育、工作经历、博士和博士后期间参与项目及成果情况等);
2. 代表性论文及其他能够证明本人成果与能力的材料。
我们将尽快回复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并安排面试交流。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招满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