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郗凯教授团队联合丁书江教、唐伟教授以及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副教授,提出一种基于Li+准Grotthuss拓扑化学传输机制实现高效失效正极材料再生的策略,通过在传统的熔融盐体系中引入含有苯甲酸锂的特殊分子结构,将依赖热驱动的无序Li+传输转变为准Grotthuss拓扑化学传输,大大加快了Li+向正极表面的传输速度,确保了预锂化的高效性和均匀性,从而在后续的高温退火阶段能够有效地修复和重构正极材料的结构,实现了失效正极的高效修复。该研究以“Li+ Quasi-Grotthuss Topochemistry Transport Enables Direct Regeneration of Spent Lithium-Ion Battery Cathodes”为题,发表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硕士研究生贺毓嘉为本文第一作者。